中國漢族過年的習俗有哪些

中國漢族過年的風俗一般以吃年糕、餃子、餈粑、湯圓、荷包蛋、全魚、福橘、蘋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餚饌為主;並伴有祭灶儀式、撣揚塵、洗被褥、備年貨、貼春聯、貼年畫、貼剪紙、貼福字、點蠟燭、點旺火、放鞭炮、守歲、發紅包、拜年、走親戚、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等眾多活動。

中國漢族過年的習俗有哪些

傳統節日的起源與上古原始信仰、祭祀以及天象、曆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古老傳統節日多數形成於古人擇吉日祭祀,以謝天地神靈、祖先恩德的活動。早期的節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終追遠、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動,則藴含着禮樂文明的深邃文化內涵。

中國漢族過年的習俗有哪些 第2張

過年,是指過“年節”,即現在所稱的“春節”。新春賀歲以除舊佈新、拜神祭祖、驅邪攘災、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年味濃郁,凝聚着中華文明的傳統文化精華。按照舊習俗,從年尾十二月廿三/廿四的祭灶日(掃塵日)開始,直至正月十五元宵節夜或正月十九止,將近一個月的時間稱為“過年”,即現在所説的“春節期間”;如果從預備“年貨”開始計算,大約從年尾十二月十五六便進入年關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