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是什麼民族

並沒有確定的定義。

最為傳統的觀點,來自於漢代司馬遷中的《匈奴列傳》: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於北蠻。”

而國學大家王國維先生,也進一步肯定了司馬遷《史記》中的説法,他銅鼓對甲骨文以及金文的細緻研究,運用音韻、考古等傳統史學方法,在其《鬼方昆夷獫狁考》等系列文章中,指出了匈奴族源與鬼方、昆夷、獫狁和山戎之間的關係。

除了這個觀點之外,蒙文通以及黃文弼等認為,義渠才是匈奴的同族,並且進一步認為匈奴的族源不僅有義渠,還應包括林胡、樓煩等,他們是戰國時期匈奴在內地者。

當然,也有學者認為匈奴根本就不是東方土著民族,而是來自西方的種族。而在上世紀60年代,很多學者開始認為匈奴可能是形成於北方草原的民族,其族源可能不是單一的,而是在上述諸族基礎上,吸收周圍各族人民發展起來的。

匈奴是什麼民族

提起匈奴,大家都會這樣認為,匈奴是處在我國北部的強大遊牧民族,他們戰鬥力強,曾一度威脅着中原政權。對於匈奴,我們沒有什麼特別好的印象,兇悍又野蠻,感覺不太友好的樣子!

其實,匈奴和華夏民族原本同宗,有着相同的起源。

據《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於北蠻,隨畜牧而轉移。”也就是説,匈奴也是炎黃子孫,他們在夏朝末年前往中國北部居住,因為他們居住當時北部的蠻荒之地,又以放牧為生,所以稱他們為“匈奴”。

其實,秦朝以前,匈奴只是北方蠻荒之地的一個遊牧民族,當時的他們還沒有能力介入中原地區諸侯爭霸的局面。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北邊匈奴才得以發展,並逐漸壯大起來。

然而,對於匈奴的壯大,秦始皇是看在眼裏的,秦朝建立後,秦始皇便派大將蒙恬帶領三十萬秦朝精鋭戍邊,蒙恬修建長城,成功的把匈奴拒之門外。

等到漢初,也是匈奴之患最為嚴重的時期,當時匈奴首領口出狂言要搶走劉邦的老婆呂雉,而漢朝開國諸位將領也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表示,只有樊噲一人聲稱願提十萬兵去攻打匈奴,不過樊噲也只是説説,並沒有與匈奴發生任何衝突。

隨後,漢朝派出一些貴族女子嫁給匈奴單于,與匈奴建立一個非常不牢靠的契約關係。此時,漢朝同匈奴的關係一直處於下風,直到漢武帝那一朝,匈奴同中原王朝的關係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匈奴不再是處處壓着中原王朝的遊牧民族。

因為漢武帝時期名將輩出,中原王朝也讓匈奴體會到什麼叫做“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