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作者是誰

施耐庵。

《水滸傳》作者一般被認為是施耐庵,現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羅貫中兩人中的一人,或兩人皆有。全書通過描寫梁山好漢反抗欺壓、水泊梁山發展壯大和接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後為宋朝征戰,最終消亡的宏大故事。

施耐庵(約1296—約1370),原名彥端,字肇瑞,號子安,別號耐庵。泰州興化人,祖籍蘇州,舟人之子,生於興化白駒鎮(今鹽城市大豐區),13歲入私塾,19歲中秀才,29歲中舉人,35歲中進士。35歲至40歲之間官錢塘二載,後與當道不合,復歸蘇州。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歲,張士誠據蘇,徵聘不應;與張士誠部將卞元亨相友善,後流寓江陰,在祝塘鎮教書。71歲或72歲遷興化,旋遷白駒場、施家橋。朱元璋屢徵不應;最後居淮安卒,終年74歲。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

水滸作者是誰

《水滸傳》的語言風格依然是半文半白,比較好理解,而且用了很多口語化的詞彙。書中穿插的一些詩歌也很有特點,很有深意,比如説在他們智取生辰綱的一首歌謠,其實就唱出他們對於官府的厭惡:“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

作者施耐庵十分擅長根據每個人不同的性格特點來安排語言,比如説李逵説話的時候跟宋江宋太公説話都不一樣,李逵那直來直去的話,就正好體現了他的風格。

作者的情節設置上也十分巧妙,每個梁山好漢都有自己的故事,但在最後卻全軍覆沒,中間的過程也是有起有落,在梁山泊上的時光大概是他們所有人人生裏最快樂的時光,情節線索清晰,條理清楚,抑揚結合,並且對於詔安的結尾也埋下了伏筆。

這是一部反映施耐庵創作《水滸傳》前一段經歷的長篇小説。

元朝末年,暴政高壓,生靈塗炭。施耐庵投身農民起義的滾滾洪流,與義軍首領劉福通、張士誠、朱元璋等人遭遇、衝突、糾葛、與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將的後裔宋碧雲、吳鐵口等人同甘苦,共患難。農民革命鬥爭的疾風暴雨,激發了施耐庵的創作激情,他歷時十年,終於寫出了不朽名著《水滸傳》 。

作品塑造了施耐庵豪俠書生的形象,對梁山後代的命運及坎坷經歷作了細緻描繪,勾畫了元末明初支亂的社會生活和錯綜的社會關係。這部小説不僅歷史文化知識豐富,而且語言極富有表現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