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發現者是誰

王懿榮。

甲骨文的發現是中國近代學術史上的一件大事,“在世界學術史上也值得大書特書”(李學勤語)。作為甲骨學史肇端的必備要素,甲骨文發現者成為諸多相關學術領域的關注對象。目前公認的甲骨文發現者為王懿榮。

王宇信等所撰《甲骨學發展120年》一書認為,王懿榮“1899年第一個鑑定、購藏甲骨文,奠定了國際性學問甲骨學的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因此被海內外學者尊崇為‘甲骨文之父’”。

甲骨文的發現者是誰

關於王懿榮與甲骨文的發現,有一個流傳廣泛的傳説。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王懿榮因患瘧疾,在北京菜市口的達仁堂藥店抓了幾副中藥。在翻檢藥物時,他發現其中有一味叫“龍骨”的中藥上有人工契刻的符號,頗類篆文。王是金石學家,素精於文字考訂,故判斷這是尚不為世人所知的上古文字材料。於是再派人到達仁堂去,將該店所存“龍骨”全部檢選一通,又得有字者若干,“細為考訂,始知為商代卜骨,至其文字則確在篆籀之前”(王懿榮之子王漢章語)。

追溯起來,上述傳説始於署名汐翁的一篇名為《龜甲文》的短文,刊於1931年7月5日北京出版的《華北日報》的《華北畫刊》第89期。李學勤2007年在《殷都學刊》發表《汐翁〈龜甲文〉與甲骨文的發現》一文,指出該文“關於甲骨文的發現離奇而不符合事實”。李先生的文章從學術角度為誤傳畫上了句號。如果説,甲骨文的發現並不始於王懿榮吃“龍骨”,那麼,甲骨文又是怎麼被發現的?它的發現者到底是什麼人?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以下簡稱《綜述》)對此有較為詳細的記述,大略如後。

甲骨文首先被發現的地點是河南安陽的小屯村,這裏位於洹水之南,是現在馳名世界的殷墟,地下埋藏大量契刻着殷代文字的龜甲獸骨。這些龜甲上契刻的文字被稱為“甲骨文”,也稱“契文”。因大多是占卜的記錄,一般被稱為甲骨卜辭。若干年來,在甲骨文中發現了一些非卜辭的記事文獻材料,但數量不是很大。從文字學的角度來説,甲骨文是我國目前已知最早的較為成熟的文字系統;從文獻學的角度來説,則是我國最早的較為系統的歷史文獻。

最早看到這種物件的是小屯村農民。他們掘得這些寶貝但不識為何物,於是隨手扔掉,或填塞枯井,有些頭腦靈活的人則把它們當作“龍骨”賣給中藥鋪。小屯村有個剃頭匠叫李成,愛幹此事。每逢廟會,李成還把“龍骨粉”當止血的“刀尖藥”去賣。“龍骨”本當天成,因而帶字的甲骨藥鋪是不收的,在出賣時,還需要將上面所刻文字颳去,相當麻煩,況且藥鋪收購“龍骨”的出價極低,每斤才制錢六文,所以一直沒有人下大力氣搜求此物。

光緒二十四年,山東濰縣(今屬濰坊)的古董商範壽軒跑到小屯收購文物。當時金石之學大盛,凡古物以有銘文者為貴,所以範注意詢問地裏有沒有出帶字的東西,當問及李成時,李將帶字的甲骨拿出來給他看。這是陳夢家1953年到小屯時,親訪李成的兒子李全福及村中老人何金生(即何三,72歲)所得口述史料(《綜述》第2頁)。

範壽軒初不識甲骨為何物,故未收購。當年冬天,他到天津一名老主顧王襄家裏,言及此事。在座的書法家孟廣慧(字定生)聽範所述,認為當是古代簡策,促他速去訪求。第二年(1899)秋天,範攜所獲“龍骨”到天津出售。這是甲骨的首次正式面世,也是學者與甲骨文的首次接觸。據考證,交易地點在一家名為“馬家店”的大車店,位於今天津紅橋區春德街、韋駝廟大街附近的南小道子85號。

因範壽軒索價較高,孟定生和王襄等人財力有限,所購不多,範壽軒遂攜至北京,售予王懿榮。第二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王氏以國子監祭酒任團練大臣,城陷後投井殉國,所藏甲骨後多歸《老殘遊記》的作者劉鶚(字鐵雲)。1903年,劉鶚採納羅振玉的建議,將購自王懿榮舊藏並他途所得甲骨共5000餘片加以整理,精選1000餘片,墨拓石印,名之《鐵雲藏龜》,是為甲骨文著錄之濫觴。甲骨文由此才廣為人知,甲骨學亦終在學術界蔚成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