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紀念屈原的故事

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

端午節紀念屈原的故事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

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這就是屈原的故事了。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

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吉日,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端午日龍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其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藴含着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糅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

扒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端午節,本是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祈福辟邪的節日。因傳説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説法。總的來説,端午節起源於上古先民擇“飛龍在天”吉日拜祭龍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中原,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 。約公元前340年出生於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為“中華詩祖”、“辭賦之祖”。

他是“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開闢了“香草美人”的傳統。屈原的出現,標誌着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他被後人稱為“詩魂"。 屈原也是楚國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

吳起之後,在楚國另一個主張變法的就是屈原 。他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毀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 。

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憤交加,懷石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週年,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

他創作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與《詩經》並稱“風騷”,對後世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忌吃孃家粽子。古代的時候嫁女兒,長住丈夫家,難得見到自己父母。而從唐朝開始到清末,就有端午回孃家的習俗。

但是在山東一帶,有流傳着出嫁的閨女走孃家,不須在端午節之前回婆家,即不能在孃家過端午節。因為民間俗話説,“吃了孃家的端午粽,死得全家都不剩”。

古人認為五月是九毒月,而端午為九毒首日。天地氣場不正的時候,必然會影響到人的身心,所以如在九毒日交歡房事,必須會中了邪毒傷身體。因此古訓嚴禁端午房事,並且規定從五月七年級到初五,女子應該歸寧,在父母家度過,夫妻分開,並把這天定為“歸寧日”,所以端午節當天一定注意。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習俗。

相傳楚國愛國詩人屈原死後,楚國人民不捨他的死去,划着船追趕着去救他,直至劃到洞庭湖,同時人們也希望通過划龍舟的方式,驅散河中的魚蝦,以免屈原的屍體受到魚的傷害。吃粽子大多數人,在端午節這天都會吃粽子,或買或自己做,幾乎粽子也成了端午節的一種標配。端午節吃粽子,依然與愛國詩人屈原有關,屈原在死後,楚國人民往河裏扔粽子,主要的目的是希望魚去吃粽子,而不要傷害屈原的屍體,慢慢的吃粽子也成了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

佩香囊在這一天,父母都會給小孩佩戴香囊,一方面小孩子佩戴上香囊,會看起來更加可愛,而且也讓小孩子更有節日感,另一方面則有避邪驅瘟之意,寄託了人們的一種美好祝願,希望小孩快快樂樂、無病無災。懸艾葉菖蒲在端午節,插艾和菖蒲也是一件比較重要的事。這天人們清早都會打掃庭院,然後將菖蒲、艾條插在大門之上,以起到一種驅魔法鬼的作用,來寄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盼望。。

端午節屈原的故事

關於端午節跟屈原之間的故事,就不得提到一件事,那就是屈原因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人們為了紀念他才有了端午節這個節日。至於端午節起源於紀念屈原的這個説法,最早起源於南朝梁人吳均寫的神話小説《續齊諧記》跟宗檁寫的的《荊楚歲時記》當中。

《續齊諧記》關於屈原記載屈原以五月五月投淚羅水,而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簡貯米,投水以祭之。

漢建武中,長沙區曲,白日忽見一士人,白雲三閭大夫,謂曲日:“聞君當見祭,甚善。但常年所遺,恆為蛟龍所竊,今若有惠,可以楝葉塞其上,以彩絲纏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曲依其言。今世人五月五月作粽,並帶楝葉及五色絲,皆淚羅水之遺風。《荊楚歲時記》關於屈原記載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

舟舸取其輕利,謂之‘飛鳧’,一自以為‘水車’,一自以為‘水馬’。”楚國大夫屈原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作為皇室子弟自然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也算是一個遠近聞名的才子。少年時期就開始嶄露頭角,因此備受楚懷王信任,曾擔任過左徒、三閭大夫等職務,掌管過內政外交大事,是聯齊抗秦的主力軍。

可惜的是,後來因為某些原因侵犯了楚國貴族的利益,遭到不少貴族的排擠誹謗,最後落得一個被三次流放的下場。被流放三次報國無門的屈原,在得知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瞬間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在5曰5號當天自沉於汨羅江。端午節祭拜當楚國人得知屈原投江自盡的消息後,不少人都過來打撈他的屍體,但最後都沒有撈到。

大家擔心屈原屍體被魚蝦吃掉,就直接用竹筒裝米扔進水裏,既起到防止魚蝦破壞他身體的作用,也能起到祭奠他的效果。因為屈原死於忠君愛國,所以才會在死後受到荊楚地區那麼多人的懷念,這才有了自發為他立祠祭祀的想法跟行為。端午節粽子的由來據説幾百年後,有人祭拜屈原的時候有一人出現在江邊,告訴他大家這些年送來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吃了。

如果有什麼東西要送,直接在送的東西外面塞些楝樹葉,再用五彩線纏上就可以了。因為這兩樣東西就是蛟龍最害怕,至於這個東西就是後來的粽子。

端午節屈原的故事簡短

端午節屈原的故事簡短 端午節屈原的故事簡短,端午節大家應該對這個節日都是有所瞭解的吧,端午節是我們國家的一個傳統節日,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想知道其中的故事嗎?一起隨我來了解端午節屈原的故事簡短吧! 端午節屈原的故事簡短1 楚國有位大臣,名叫屈原。楚國旁邊有個秦國。

秦國有統一天下的野心,把楚國當做最大的敵人。

屈原向楚王提出了很多治理國家的好主張,可楚王就是不聽,屈原非常傷心。 後來,楚王中了秦國的奸計,罷了屈原的官,還把他趕出了都城。屈原離開都城,來到了汨羅江邊。他想到國家的前途,想到百姓的苦難,心裏難過極了。

屈原眼巴巴地等着都城的消息。他多想再回到楚王身邊,為國家盡力啊! 屈原等啊,盼啊,楚王召見他的信卻一直沒有來,逃難的百姓卻越來越多了。一天,屈原問一個逃難的.老人家:“都城怎樣了?”老人顫巍巍地説:“唉,秦國的兵已經打進了城裏。

我們我們已經亡國了!” 聽到國家遭難的消息,屈原萬念俱灰。 五月初五的晚上,屈原抱着一塊大石頭,一頭扎進了汨羅江。 老百姓_着船尋找屈原。

可是,江水滾滾,屈原在哪裏?人們劃啊,劃啊,月亮落下去了,也不見屈原的影子;太陽升起來了,還是不見屈原的影子。 人們悲傷地喊着屈原的名字,用葦葉包上蒸熟的飯糰,扔進江裏。“魚兒啊,要吃就來吃我們的糧食吧,不要去傷害屈原先生的身體啊!”人們悲傷地喊着屈原的名字,把雄黃酒倒進江中。

“毒蟲啊,喝了這酒,就乖乖地醉倒吧!不要去咬屈原先生的身體啊!” 大家找了幾天幾夜,也沒有找到屈原。男女老少都悲傷地哭了。為了紀念屈原,人們把他投江的五月初五這一天定為“端午節”。 端午節屈原的故事簡短2 杯弓蛇影的故事主要講了什麼 故事概括: 晉朝河南人樂廣十分好客,見一朋友好久不來家裏,十分奇怪,就去拜會他,朋友説上次在你家喝酒杯中有蛇,喝後回來後就生病。

樂廣不解,回到家便查原因,原來是掛在牆上的角弓影子倒射在酒杯所至,朋友聞知後就病癒。 詳細內容 晉朝有一個叫樂廣的人,非常喜歡結交朋友,並經常請朋友到家裏喝酒聊天。一天,樂廣做了一桌子的好菜,宴請賓客,大廳中觥籌交錯,異常熱鬧,大家猜拳行令,飲酒作樂。 一位客人正舉杯痛飲,無意中瞥見杯中似有一條遊動的小蛇,但礙於眾多客人的情面,他硬着頭皮把酒喝下。

後來,他這位朋友沒有説明原因就告辭離開了。這讓樂廣感到很納悶:他為什麼突然不喝酒就走了呢? 過了好幾天,樂廣一直沒有見到這位朋友。樂廣很想念他,於是就親自登門去看他。誰知這位朋友已經病了好幾天了,而且病得很厲害。

樂廣奇怪地問:“前幾天喝酒的時候,你不是還好好的,怎麼一下子就病得這麼厲害了呢? 剛開始這位朋友支支吾吾什麼也不説,後來在樂廣的再三追問下,這位朋友才説出實情:“那天你盛情招待我,本來大家喝得很高興。我喝了幾杯以後,突然發現我的酒杯裏有一條蛇,而且還慢慢地蠕動。我當時感到很害怕,也覺得很噁心。

但你的盛情難卻,所以我勉強喝了那杯酒,然後就離開了。回到家裏以後,我感到全身都不舒服,總覺得肚子裏有一條小蛇。就這樣,我一病不起了。

” 樂廣得知他的病情後,思前想後,終於記起他家牆上掛有一張彎弓,他猜測這位朋友所説的蛇一定是倒映在酒杯中的弓影,於是,他再次把客人請到家中,邀朋友舉杯,那人剛舉起杯子,牆上彎弓的影子又映入杯中,宛如一條遊動的小蛇,他驚得目瞪口呆,這時,樂廣指着牆上掛着的弓,説:“都是它在作怪,杯中的蛇是這張弓的影子!”隨後,樂廣把弓從牆上取下來,杯中小蛇果然消失了。這位朋友恍然大悟,他開心地説:“噢,原來是這樣啊,杯中的蛇竟然是牆上的弓的影子!”他的這位朋友疑竇頓開,壓在心上的石頭被搬掉,病也隨之而愈。

屈原端午節的來歷故事是什麼?

屈原端午節的來歷故事是:傳説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屈平,字原,通常稱為屈原,又自雲名正則,號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

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

據説,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

百姓們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屈原端午節的習俗:1、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習俗。相傳楚國愛國詩人屈原死後,楚國人民不捨他的死去,划着船追趕着去救他,直至劃到洞庭湖,同時人們也希望通過划龍舟的方式,驅散河中的魚蝦,以免屈原的屍體受到魚的傷害。2、吃粽子大多數人,在端午節這天都會吃粽子,或買或自己做,幾乎粽子也成了端午節的一種標配。

端午節吃粽子,依然與愛國詩人屈原有關,屈原在死後,楚國人民往河裏扔粽子,主要的目的是希望魚去吃粽子,而不要傷害屈原的屍體,慢慢的吃粽子也成了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3、佩香囊在這一天,父母都會給小孩佩戴香囊,一方面小孩子佩戴上香囊,會看起來更加可愛,而且也讓小孩子更有節日感,另一方面則有避邪驅瘟之意,寄託了人們的一種美好祝願,希望小孩快快樂樂、無病無災。4、懸艾葉菖蒲在端午節,插艾和菖蒲也是一件比較重要的事。

這天人們清早都會打掃庭院,然後將菖蒲、艾條插在大門之上,以起到一種驅魔法鬼的作用,來寄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盼望。

端午節屈原的故事20字

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

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

因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個別地方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説法。擴展資料:主要活動屈原故里端午民俗隆重而歡愉,一般端午三次過。五月初五小端午掛菖蒲、艾葉,飲雄黃酒;五月十五大端午龍舟競渡;五月二十五末端午送瘟船,親友團聚。祭奠屈原貫穿節慶活動的始終,包括設壇祭拜、遊江、龍舟競渡、粽子寄情、鄉里“鬧晚”等程序,端午民俗過程因此而更見完整、緊湊和鮮活。

端午節與屈原的故事

一、紀念屈原説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屍身。

為了不讓屈原的身體被魚龍蝦蟹吃,人們紛紛往江裏扔飯糰、倒雄黃酒。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紀念屈原説在所有民間傳説中流傳最廣,影響最深,譚紹兵學者對這一説法進行了一系列論證。 黃榴丹也認為雖説法眾多,但紀念屈原説仍佔主流地位。二、紀念伍子胥説在我國江蘇、上海、浙江一帶的吳國故地,一般認為端午節是是紀念春秋時期的伍子胥。

伍子胥因為讒言被夫差賜死,夫差令取子胥的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伍子胥。蘇州科技大學戈春源教授曾表示,中國的端午節紀念的5個人,其中屈原名氣太大,人們才逐漸把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但他認為龍舟競渡起源於紀念伍子胥。 《荊楚歲時記》 的作者宗懍更是直截了當地説,競渡是“斯東吳之俗,事在子胥,不關屈平也”。

三、紀念曹娥説在浙江的東部地區,當地居民把端午節看作是紀念孝女曹娥。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

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四、持龍圖騰崇拜民族的祭祖日説華夏民族是龍圖騰的崇拜者,聞一多先生在其所作的《端午考》 中認為,端午為持龍圖騰崇拜民族的祭祖日。古時候我國長江及其以南大部分地區,五月江河都會漲水,人們就把希望寄託在掌管水的龍的身上,祈禱一年風調雨順和行舟安全。

聞一多先生還舉出了與端午節俗有關的民間傳説,大體上牽涉到四位古人,介子推、勾踐、屈原和曹娥。愈到後來,屈原就愈超過其他人,成為端午節的紀  唸對象。五、夏至説學者黃石 、何新 等認為,端午之節,起源於上古之“夏至節”。上古以“夏至”(坤日)與“冬至”(乾日)為一年之兩大節日古,上古的夏至節,是殷商古歷的新年。

同樣持這一看法的劉德謙 提出三個主要理由:(1)權威性的歲時著作《荊楚歲時記》把吃粽子寫在夏至節中。(2)端午節風俗中的一些內容,如“踏百草”、“鬥百草”、“採雜藥”等,實際上與屈原無關。(3)《歲時風物華紀麗》對端午節的第一個解釋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即端午節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又可稱為‘天中節’。”由此午節的最早起源當系夏至。

六、惡日説有些學者認為端午是“惡日”的觀念較為古久。《夏小正》 中記:“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大戴禮》 中寫道 “五月五日畜蘭為沐浴”以浴驅邪。農曆五月五日所生的孩子也被看作是不祥之兆,多被父母遺棄不養。

孟嘗君 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認為“五月子者, 長於户齊, 將不利其父母。”東晉大將王鎮惡 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為“鎮惡”。

可見從很早起,人們就普遍認為五月是惡月,重五之日更是惡日。這樣,在這一天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端午的由來和屈原的故事

端午節源於紀念屈原,傳説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據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端午節起源於上古先民擇“龍昇天”吉日祭龍祖,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中原,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

端午風俗形成可以説是南北風俗融合的產物。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詞,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

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繫在一起。隨着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始於春秋戰國的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節日。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

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

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

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開闢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楚辭之祖”,楚國有名的辭賦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響。

屈原作品的出現,標誌着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獨創的新時代,其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以屈原作品為主體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之一,對後世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璀璨明珠,“逸響偉辭,卓絕一世”。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求索”精神,成為後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種高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