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羣體決策

羣體成員共同參與作出決定。羣體決策與羣體問題解決有不可分割的聯繫,二者的區別僅在於前者強調從一些供選方案中選擇一個方案的過程,重視選擇,後者強調從已知條件求未知答案的過程。在企業管理中面臨許多決策抉擇的要求,要解決做什麼、誰去做,何時何地去做和如何去做等問題。企業處理重大的管理問題,要作出大範圍的羣體決策,而具體工作中的問題常需要小範圍的決策。

什麼是羣體決策

羣體決策過程

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

(1)確認羣體在這個階段所面臨的問題的性質和問題產生的原因,給出滿意地解決這些問題的標準。

(2)找出可供選擇的解決方法。

(3)分析可選擇的方法,通過羣體討論,比較並權衡各種辦法的利弊,做出有可能獲得最佳結果的決策。

羣體決策與個人決策

羣體決策與個人決策相比較,在幾方面表現出差異:

(1)決策的正確性和速度:羣體決策有許多成員參加,知識面較廣,能夠產生較多的可供選擇的方案,又具有校正錯誤的機制,因而羣體決策比較正確。但由於羣體決策的過程是羣體成員一起對問題進行分析、討論和爭議,並達成一致意見,因此,比個人決策花費時間多。當決策的正確性比決策速度重要時,羣體決策較為優越。

(2)決策的創造性:個人決策通常比羣體決策具有較大的創造性,個人能產生較多較好的主意,而羣體決策由於受到相互不同意見和論點的約束,以及害怕被人認為愚蠢等心理制約,不容易使決策具有較大的創造性。個人決策適於工作結構不明確,需要創新的工作,而羣體決策過程適合於任務結構明確,有一定執行程序的工作。

(3)決策的風險性:許多企業管理人員認為,羣體決策可以抑制冒進的行為,在選擇較多或較少風險性的兩種行動時,將趨向於保守。然而,許多組織行為學家的研究卻提出了相反的結論,認為羣體決策具有更大的風險性。因為個人在羣體中容易隱蔽自己的意見而附和眾議,而且,羣體決策由羣體承擔責任,其成員容易產生不負責任的傾向。也有一些研究表明,在羣體決策過程中會發生保守或冒險兩個極端的傾向,即羣體決策的極化現象。這主要取決於佔優勢的羣體氣氛。如果羣體成員大多數都比較保守,羣體決策也將比個人決策更保守。如果羣體成員大多數都冒險,則羣體會作出更有風險的決策。

羣體決策的效率

羣體決策的效率取決於 3方面的因素:羣體成員在決策中所作努力的總和;羣體成員在相互作用時所產生的“集合效應”;羣體活動中固有的“過程損失”。集合效應是正效應,是“過程獲得”,是羣體決策的積極作用。過程損失是羣體決策中的負向因素,包括羣體決策時所耗費的附加時間以及在決策過程中某些成員不負責任的態度。提高羣體決策的效能就必須提高集合效應,減少過程損失。

羣體決策是實現羣體目標的有效手段,很好地運用羣體決策,將有助於提高羣體的效率。決策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決策任務的複雜程度。決策要考慮時間和代價兩個方面。羣體決策常常比較費時間,但代價比個人決策低。從長遠看,羣體決策的效率高於個人決策。

運用積極的羣體決策可以提高工作效益。羣體決策能夠使羣體成員充分參與羣體活動,對共同的計劃和目標形成較高的責任感和義務感。羣體決策可以增強積極的價值觀念,提高成員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認知方面,羣體成員參與決策,加強了各種信息的縱向和橫向交流。在工作動機方面,羣體決策增加了成員的相互瞭解和信任,更願意承擔所決定的任務和所需要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