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在咫尺是什麼意思

近在咫尺是什麼意思

近在咫尺”形容距離很近。

咫:古代長度名。周制八寸,合現在市尺六寸二分二釐。

該詞出自於:宋·蘇軾《湖州謝上表》:凜然威光,近在咫尺。”

意思是:凜然威嚴的光芒,近在眼前。

造句:

1、幸福有時很遙遠,有時有近在咫尺。

2、真正的朋友,即使遠在天涯海角,也如近在咫尺。

3、從頭頂球幕上籠罩下來的龐大的黑暗。以及在耳旁持續拍打的近在咫尺的水聲。

4、海峽兩岸人民雖然遠在天涯,但是我們的心卻永遠連在一起,所以有一種近在咫尺的感覺。

5、我們雖在一個城市,近在咫尺,但都忙於自己的工作,見面的機會也很少。

帶有尺”的成語有:得寸入尺、火冒三尺、天涯咫尺、冰凍三尺

1、得寸入尺

釋義:得了一寸,還想再進一尺。比喻貪得無厭。

出處:梁啟超《論民族競爭之大勢》:其奈得寸入尺、獲隴望蜀者,既眈眈相逼乎前;而政府之懾狐威者,今日許以寸,明日予以尺。”

釋義:他怎麼這麼貪得無厭、得到這個還想着另一個,既然虎視耽耽相逼到眼前;而政府的恐懼這些狐假虎威的人,現在允許用一寸,改天就要讓一尺。

原著介紹:《論民族競爭之大勢》倡導民族主義,在那個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民族危機大大加深的年代,喚起了民眾的民族意識,為中華兒女救亡圖存運動增強動力。

2、火冒三尺

釋義:形容憤怒到極點。同火冒三丈”。

出處:姚雪垠《李自成 》第一卷第十五章:當自成在路上才得到報告時,他不禁火冒三尺,恨恨地罵了一聲:‘該死!’”

釋義:剛剛李自成在路上才得到報告的時候,他忍不住憤怒,惡狠狠的罵了一聲,該死。

原著介紹:姚雪垠(1910年10月10日~1999年4月29日),河南鄧州人,中國現代小説家。在逆境中開始創作長篇歷史小説《李自成》。

小説以明末義軍領袖李自成、明末皇帝崇禎為中心,塑造了一系列形象鮮明的歷史人物,揭示了明末農民革命戰爭的特殊規律和封建社會階級鬥爭以及民族鬥爭的複雜局面。其規模宏大、氣勢磅礴、文筆新穎,堪稱農民革命戰爭的歷史畫卷。

這部鉅著從1957年動筆起,歷時30餘年,約230萬字,分為5卷。從20世紀60年代出版第一卷時,就影響較大。曾獲日本文部省、外務省頒發的文化獎。

第2卷於1982年榮獲首屆茅盾文學獎”。《李自成》書除有中、日文版本外,尚有英、法文等譯本,在國際上影響日增。2019年9月23日,姚雪垠長篇小説《李自成》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説典藏”。

3、天涯咫尺

釋義:比喻距離雖近,但很難相見,像是遠在天邊一樣。

出處:春秋末年左丘明《左傳·僖公九年》:天威不違顏咫尺。”

譯文:天子的威嚴,離我不過咫尺。

原著介紹:《左傳》,相傳為左丘明著,原名為《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是中國古代一部敍事完備的編年體史書,更是先秦散文着作的代表,它標誌着我國敍事散文的成熟。漢朝時又名《春秋左氏》、《左氏》。

漢朝以後才多稱《左傳》。它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舊時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

4、冰凍三尺

釋義:比喻事態的嚴重不是一天造成的,是日積月累而成的。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九十二回: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

譯文:冰凍三尺,不是一天的寒冷可以凝成的。

原著介紹:《金瓶梅》,中國明代長篇白話世情小説,一般認為是中國第一部文人獨立創作的章回體長篇小説。其成書時間大約在明朝隆慶至萬曆年間,作者署名蘭陵笑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