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的製作方法

風箏製作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其淵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普通風箏的做法一般是採用竹子做骨架,紙做肉,其他複合材料包括絲絹、尼龍布、塑料膜或竹篾、紗紙條、馬拉紙等。

風箏的製作方法

製作方法介紹

1、製作竹篾

首先將竹篾浸水,令竹篾變軟,再用刀將竹篾破開,約三分之一粗度,然後修半形,因為稍後要將竹篾貼在馬拉紙上,如果太粗,竹篾會拉破紙張,同時竹篾太粗,紗紙條就貼不穩。將修好的竹篾裁成兩條長短適當的長度,約為16英寸及23英寸;

2、扎骨架

選擇筆直的三年生桂竹,將竹剪成四至五毫米見方的長條形竹筋,用刀削成適當粗度,然後用小鋸一一鋸成所需長度開始扎架。有時彎曲部分須用蠟燭或酒精燈加以燻烤,竹筋受熱後,執竹兩端,雙手稍加用力使其彎曲,待其稍冷卻後再鬆手,否則竹筋會自行彈回。捆綁竹架應自中央主幹部分着手。立體幾何形態的風箏有時可做成很多單元形狀然後再黏合在一起。扎架以前,最好在所有竹筋預定扎接處用尺量準做出記號。扎架完畢後,檢查各處是否對稱,如有需要,用線繃緊,以防骨架變形;

3、糊紙

將紙比照骨架的形狀先用鉛筆輕描輪廓,在各邊預留出一釐米左右的邊緣,然後按此邊裁剪。糊紙時除將紙邊塗抹糨糊外,竹架部分也應該稍擦糨糊,然後互相粘接。有些軟面風箏,如蝴蝶、蜻蜓等造型的風箏,其翅膀邊緣無竹條,可將紙邊塗糊後予以折邊,折邊內的摺疊處,如再粘一條細線在內,則使紙邊更加堅固不易撕裂。製作中、大型風箏有時需要裁剪數塊紙,一一粘在竹架上,如果某塊面積較大,可裁出兩釐米寬的紙條,糊在背面的竹條或拉線上,這樣在施放受力時,紙面不致被風鼓起。

4、綁拴提線

選擇適宜的施力點綁拴提線,視骨架結構情形系一根或兩根以上提線。風箏的絲線可以選用牛皮線、棉線、下班線等。

5、修正

完成上述步驟後即可試飛,試飛時可根據需要更換提線位置及長短。如仍未能順利飛昇,可視情況變更部分結構,或將竹筋削細調整受力面。

試飛成功後即可將風箏上色。

風箏的做法

風箏的做法步驟如下:

做風箏的步驟:

1、準備報紙、竹絲、小刀、膠布、細線

2、削竹,根據風箏的需要削成風箏的骨架。

3、在細線或紙塗上漿糊將竹篾扎製成風箏骨架。

4、根據骨架和風箏的輪廓把骨架裱糊在報紙上,並裁出風箏的樣子。

拓展資料

風箏是由古代勞動人民發明於中國東周春秋時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後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直至東漢期間,蔡倫改進造紙術後,坊間才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為“紙鳶”。

到南北朝時,風箏開始成為傳遞信息的工具;從隋唐開始,由於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户外活動。宋人周密在《武林舊事》寫道:“清明時節,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鳶”就指風箏。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宋蘇漢臣的《百子圖》裏都有放風箏的生動景象。

方法二:

本篇經驗分享一個手工,風箏的做法,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工具/原料:風箏紙、竹子或者木條、尼龍繩

1、首先準備一張韌性好、薄且輕的紙,長50釐米、寬30釐米。製作傳統風箏所用的紙一般就是就用棉紙、宣紙、皮紙等。

2、然後將紙折成菱形,或者畫一個菱狀,將多餘的地部分剪掉,使紙變成菱狀。可以看到,這個菱形(鑽石形)的底部15釐米,而上部為35釐米。

做風箏的過程是什麼?

準備材料/工具:報紙,剪刀,竹籤、膠帶、繩子。

1、首先要熟悉風箏的構造準備材料。

2、選一張質輕的報紙,在上面畫一個正方形。用剪刀或手工刀把正方形剪切下來。

3、正方形直角向上,在垂直的對角線上擺放竹籤,構成風箏的脊骨。長竹籤作脊骨,短竹籤做樑骨。

4、水平放置另一根竹籤作樑骨,與脊骨垂直。放在紙片上半部分,而不是另一條對角線上。樑骨應垂直平分脊骨。用繩子和膠帶固定兩根竹籤的交叉處。用萬能膠更牢固。

5、蒜再用繩子連接脊骨和樑骨的四個端點,並把它們固定在紙上,剪去竹籤外的紙。此時應構成菱形。

6、風箏的基本輪廓做好後,在中心和四角用膠帶加固。

7、在樑骨和脊骨的交叉處四周各戳一個小孔。

8、用繩子穿過四個小孔並連結,不用綁太緊。這樣就構成了風箏的提線。

9、在風箏尾部安裝一條布條作尾巴。尾巴能增強風箏的穩定性。

10、在提線上連接一條長繩,用作放飛線,放飛線的尾端繞在風箏軸上。

11、這樣就製作出一個風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