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蘇伊士運河

重要的國際通航運河,亞、非兩洲的分界線。在埃及東北部,貫通蘇伊士地峽,扼歐、 亞、 非交通要衝,連接地中海與紅海、溝通大西洋與印度洋的最便捷航道,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和戰略價值。

運河利用蘇伊士地峽上分佈的曼宰萊湖、提姆薩赫湖、大苦湖、小苦湖等有利地形修成。北起地中海岸的塞得港,南至蘇伊士灣的陶菲克港,長161公里,連同南、北口航道在內,總長173公里。運河原寬60米,底寬22米,深8米,可通行吃水7.5米的船隻。以後又不斷拓寬挖深,20世紀60年代,可通行最大吃水11.6米、滿載6.5萬噸或空載15萬噸的船舶。蘇伊士運河的通航,大大縮短了歐、美、印度洋沿岸和太平洋西岸各國間的航程。例如與繞道好望角相比,倫敦到科威特縮短8880公里,紐約到科威特縮短6475公里。節約時間,減少運費,而且通過運河的航線大多途經內海,遠比經風險聞名的好望角航線安全,故迅速發展成為世界上運量最大、運輸最繁忙的運河。旱在公元前17~前16世紀,就開鑿了從地中海經尼羅河下游通紅海的“法老運河”。前6世紀,波斯王大流士又加以重修。隨着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英、法等國急於開闢東方航路,展開了激烈爭奪。公元19世紀中葉,在查明地中海和紅海水位基本相同以後,具體制定了修建運河的方案。法國人李賽普取得了修建和經營運河的特許權。1859年4月25日,蘇伊士運河開鑿工程在塞得港破土動工,經過10年多時間,開挖土石方7500萬方,耗資1600萬英磅,犧牲民工12萬人,於 1869年8月竣工,11月17日通航。

什麼是蘇伊士運河

運河通航後,長期為法、英殖民主義者控制。法國掌握着蘇伊士運河公司的大權,享有運河帶來的各種經濟政治利益,埃及僅能取得該公司純利的15%。英國於1875年購買了蘇伊士運河公司44%的股票。1882年出兵佔領運河區和整個埃及,取代了法國的地位。經埃及人民長期鬥爭,於1956年7月26日正式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成立了埃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結束了英、法霸佔運河達87年之久的歷史。同年,埃及擊敗了英、法糾合以色列的武裝侵略,捍衞了運河主權。1967年6月以色列再次發動侵略戰爭,西奈半島被侵佔,埃及關閉了運河。1973年10月,埃及對以色列發動自衞反擊戰,強渡運河,收復西奈部分領土。1975年6月運河重行開放。

運河重新開放後,為適應世界船舶大型化的需要,埃及政府擬訂了龐大的運河擴建計劃,包括拓寬、加深航道,擴建和新建運河沿岸港口,用新技術裝備運河設施,改善運河區交通與淡水供應,提高運河的通過能力。1980年完成第一期擴建工程,運河總長已達195公里,寬達300米,水深19.5米,可通過滿載15萬噸和空載37萬噸的船舶。1982年4月2日,一艘空載45萬噸級的挪威超級油輪在運河試航,順利通過。運河沿線主要港口在20世紀60~70年代已設置了讓船站,以增加相反航向的船舶通過能力。1980年3月,開放了北段26公里長的塞得港分航道,再加上其他4條旁道,已有1/3的航道可以雙向航行。第一期擴建工程的完成,使運河運輸能力提高50%,通過運河的時間從15小時縮短至11小時。此外,1980年10月建成了蘇伊士城以北17公里處的哈姆迪河底隧道,總長5.9公里(河下部分1.64公里),直徑10.4米,有寬7.5米的水泥路面,可並行兩輛載重汽車,並有人行道,下面敷設有輸水管和高壓電纜,是聯結西奈半島的重要通道。

1981年通過運河船舶數21577艘,貨運量19643萬噸,貨運結構發生很大變化,南北向運量漸趨平衡。過去,總貨運量中極大部分為來自波斯灣的石油,如1966年石油及其製品約佔總運量的73%,致使北向運量約相當於南向運量的4倍。目前,由於巨型滿載油船尚無法通過運河,大部分繞行好望角,石油及其製品在總運量中的比重顯著下降,1981年為27.9%,水泥、穀物、礦石、食品、化肥等其他工、農業產品的比重相應增加,南向運量已超過北向9.2%。 1981年北向貨物中,運往西北歐諸港佔33.2%,地中海北岸港口占25.5%,黑海港口占15.8%,美洲諸港佔8%;南向貨物中,運往波斯灣諸港佔21.5%,紅海諸港佔24.9%,南亞及東南亞諸港佔16.3%,東亞諸港佔15.5%。運河收入總額不斷增加,1955年,蘇伊士運河公司收利潤1億美元,埃及僅得300萬美元,約佔收入總額3%。1982年,運河收入達9.4億美元,成為埃及財政收入的四大支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