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害辭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謂拘於文字而誤解整個語句的意義。

以文害辭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以文害辭

成語發音:yǐ wén hài cí

成語解釋:謂拘於文字而誤解整個語句的意義。

成語出處:《孟子·萬章上》:“故説《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朱熹集註:“文,字也。辭,語也……言説《詩》之法,不可以一字而害一句之義,不可以一句而害設辭之志。”

成語繁體:以文害辭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例句:子美詩,備諸家體,非必率合程度,侃侃者然也。是篇落句處凡五杜鵑豈可以文害辭、辭害意耶?★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杜少陵二》



以文害辭(成語)

可以考慮:以辭害意

以辭害意

[拼音]yǐ

hài

[釋義]因拘泥於辭義而誤會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出處]《孟子·萬章上》:“説《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

以文害意的意思 以文害意的出處

1、“以文害意”應該是“以辭害意”,以辭害意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yǐ cí hài yì,意思是因拘泥於辭義而誤會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2、出自《孟子·萬章上》:“説《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

如何理解依借字解之,則以文害辭

1、 通假字產生的原因

通假字的產生是漢語在缺乏嚴格規範化的情況下出現的一種歷史現象。早在甲骨文中已出現,周秦時代尤為盛行。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古人習慣於採用“以聲託事”的方法去用字,在“本無其字”時用之,在“本有其字”時亦用之。例如,孔穎達所説: “音既相近,故遂用之。”如“早”和“蚤”這兩個字,一為表示時間的詞,一為表示一種小生物的詞,但有些用字的人根本不理會這種區別,只為音同,則借而用之: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史記·項羽本紀》) 這是古人的用字習慣,也是產生通假字的重要原因。第二,方言問題。我國地域遼闊,各地方言複雜,加之古代交通不發達,或由於部族、諸侯的政治割據,不同地區的人往來很少,語言交流受到限制,在一些字的讀音上就會出現差異,反映到文字上自然就會出現差異。

例如,《詩·豳風·第浩》: “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户。”桑土即桑杜,《韓詩》既作杜。土、杜一聲之轉。第三,修辭手法的原因。例如,“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確有晴。”“晴”與“情”在修辭上稱為諧聲,從文字學角度看,也是一種通假現象。

2、 通假字的特點

2. 1 通假字與本字在聲音上相同或相近,這是通假的前提

(1) 同音通假: 通假字和本字聲音相同。例如,樂亡乎富貴,而在於德和。(《淮南鴻列·原道訓》) 楊樹達雲: “德”與“得”同,古通用。《詩·魏風·碩鼠》: 莫我肯德。李富孫《詩經異文釋》卷五曰: “《呂覽·舉難》注引作‘肯得’,案易尚德載了夏傳京虞作‘得’,古‘德’與‘得’字通。”在上古,德與得都是端紐職部,兩字讀音相同,故德通得。又如此邦之人,不可與明。

(《詩經·黃鳥》) “明”,其本字是“盟”,意思是“盟約”。“明”和“盟”在上古同屬明母陽部,讀音相同。

(2) 近音通假。通假字和本字聲音相近,或為雙聲,或為疊韻,或為轉音。1) 雙聲通假。例如,知人不忠,趣之為亂,非仁義之也。(《墨子·非儒下》) 《 説文》: “趣,疾也。”《 説文》: “促,迫也。”《王力古漢語字典》“ 促”意為催促、促使,古書多寫作趣。《墨子閒詁》: “畢雲: 趣,讀促。”“趣”屬清母侯部,“促”屬清母屋部。2) 疊韻通假。例如,其時已與先王之法虧矣。(《呂氏春秋·察今》) “虧”,其本字是“詭”,意思是“差異”“不適應”。

“虧”和“詭”在上古同屬歌部。3) 轉音通假。闕地及泉。(《左傳·隱公元年》) “闕”通“掘”,即“挖”。“闕”屬溪母月部,“掘”屬羣母物部。

2. 2 通假字與本字至少要在某一歷史時期同時並存

例如,歸與饋。《詩·周南·桃夭》: “之子于歸”《論語·鄉黨》: “康子饋藥”《左轉·閔公二年》: “歸公乘馬”。可見“歸”與“饋”同時並存。1) 例和。2) 例各用其義。3) 例本應用“饋”而用“歸”,“歸”為“饋”的通假字。又如,威與畏。《論語·學而》: “君子不重則不威”《商君書·錯法》: “不畏強暴”《商君書·開塞》: “故以刑治則民威”。“威”與“畏”同時並存,1) 例和。2) 例各用其義。3) 例本應用“畏”而用“威”,“威”即“畏”的通假字。

2. 3 通假字與本字則在意義上毫不相干

例如,“強自取柱,柔自取束。”(《荀子·勸學》) “柱”,《説文》“柱,楹也。”王引之認 為: “‘柱’非謂屋柱之‘柱’也,‘柱’當認為‘祝’《説文》: “祝,祭祖讚詞者。”商代甲骨卜辭中已有“祝”字,字像人跪於示(神主) 前祝壽之形。可見“強自取柱”中的“柱”是通假字,本字是“祝”,“柱”與“祝”意義不同。又如,中流失船,一壺千斤。(《冠子·學問篇》) 此句“壺”通“瓠”。壺,器皿瓠,葫蘆。“壺”與“瓠”意義上無關聯。

2. 4 通假字與本字在形體上有差異

例如,狂者,非不武也。(《呂氏春秋·大樂》) “武”通“舞”。“武”,《説文》: “止戈為武”,武為會意字“舞”,《説文》:“從舛無聲”,舞為形聲字,二字形體不同。又如,天地交,泰。後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易·泰》) 陸德明釋文: “財,荀作裁。”“財”通“裁”,二字形體不同。

3、 通假字不同於假借字

所謂“假借字”就是語言中有這個詞,文字中一時沒有造出專門記錄這個詞的字來,便使用一個同音的字代替,這個用以代替的字便稱為假借字。“本無其字,依聲託事”,是假借字遵循的一條原則。誠然,通假字與假借字有共同點,即必須與本字音同或音近,但通假字與假借字屬於兩種不同的借字類型,二者是有明顯區別的。

第一,從是否有本字上説,通假字替代的是“本有其字”的,假借字替代的是“本無其字”的。第二,從字形上説,通假字和本字是兩個讀音相同或相近的不同形體的字,即“合二字為一字”。例如,“信”與“伸”,段玉裁注: “伸,古經傳皆做信。”而假借字與本字是同一個字,即“以一字而為二字”。例如,然,《説文·燃部》: “然,燒也”,可見其本義為燃燒。“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孟子·公孫丑上》) 而“雜然相許”(《列子·湯問》)句中則借作形容詞詞尾。第三,從字音上説,通假字和本字僅要求音同或音近。由於古今音差別較大,就給識別通假字造成困難。例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直”通“特”即“只”。兩字古音同屬定母職部。今音確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假借字和本字是同一個字,如讀音有變化,也是同一個字音的變化,在字音上不存在識別的障礙。第四,從字義上説,通假字只借音不借義,當本字和借字不發生通假關係時,各有其義,在某一歷史時期共存,如前面提到的“歸”與“饋”等。

而假借中借字與本字是同一個字,借字與本字意義是不相同的,當被藉以後,大多“借而不還”,如“易”字,《説文解字》雲: “易,蜥易,蝘蜓,守宮也,象形。”而被假借為“難易”的易之後,就不在表示蜥易的易了。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通假字有其自身的產生原因及特點,它與假借字是兩種不同的借字類型。我們明白了通假的道理,就會很容易理解文意,對我們閲讀和研究古書具有重要意義。

但我們也應注意到通假字在古書中的使用情況是比較複雜的,既需要古音知識,又需要有確實的例證等多方面加以證明,所以我們既不能不明通假,也不能亂講通假。

古文翻譯

無暴其志的“暴” (pù)顯露,暴露

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以矣的“放心” 放出去的心

則人有快,人有快則法度壞的“則”和“有快” “則”於是,“快”是講肆意的快,即放縱性情。

徒與不眾的“徒” 徒重,門徒

結威反文? 節威反文(節威反文) 節減威強,複用文理。《荀子·強國》:“威動海內,強殆中國,然而憂患不可勝校也……然則奈何,曰:‘節威反文。案用夫端誠信全之君子治天下焉。’”

明分使羣? “明分使羣”説是荀子提出的。荀子認為,人之所以,能羣”,‘是由於有“分”,“分”是“羣”的基礎。

亡而為有,虛而為盈? 亡,讀為無。把什麼都沒有當成什麼都有了,把空虛的什麼都沒做當成已經做得很多很多。

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以:拿

文:文字

害:妨害,妨礙

辭:文辭,辭意

以文害辭:指拘於文字而誤解整個語句的意義。

逆:揣測

之:語氣助詞

以意逆志: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別人的心思。

是率天下而路也的“率”?

率:率領,率導

路:通“露”,敗壞

以辭害意意思 以辭害意的含義

1、以辭害意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yǐ cí hài yì,意思是因拘泥於辭義而誤會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2、辨析

近義詞:以詞害義。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曲解別人的意思。

3、例句

《文心雕龍·誇飾》:“孟軻所云説《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