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土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天府:天然的倉庫。指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的地區

天府之土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天府之土

成語發音:tiān fǔ zhī tǔ

成語解釋:天府:天然的倉庫。指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的地區

成語出處: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專指四川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 天府之國 查看更多天府之土的近義詞>>



被諸葛亮譽為天府之國指什麼地方

被諸葛亮譽為天府之國指成都平原。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這是歷史上名篇諸葛亮《隆中對》中的名句,指成都平原。

成都平原(Chengdu Plain),又名川西平原、盆西平原,四川話稱之為“川西壩子”,是位於中國四川盆地西部的一處沖積平原,包括四川省成都市各區縣及德陽、綿陽、雅安、樂山、眉山等地的部分區域,總面積1.881萬平方公里  ,是中國西南三省最大的平原。

擴展資料:

成都平原發育在東北—西南向的向斜構造基礎上,由發源於川西北高原的岷江、沱江及其支流等8個沖積扇重疊聯綴而成複合的沖積扇平原。整個平原地表鬆散,沉積物巨厚,地勢平坦,平均坡度僅3%~10%,地表相對高差在20米以下。

成都平原四周有羣山環抱,基底由白堊紀和下第三紀碎屑巖(紅層)組成,平原主體物質由第四系鬆散堆積物組成。平原內四季分明,日照少、氣候温和,降雨充沛,屬暖濕亞熱帶太平洋東南季風氣候區;其水系格局特殊,呈紡錘形,河流出山口後分成許多支流奔向平原,分枝交錯,河渠縱橫。

成都平原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一般海拔600米左右,土壤肥沃。又有自古聞名的都江堰灌溉工程,水渠縱橫,農業發達,物產富饒,人口稠密,是中國重要的水稻、甘蔗、蠶絲、油菜籽產區,自古有 “天府之國” 的美譽。

三國時期,劉備在成都稱帝,史稱蜀漢,分益州和梁州,其下置24郡,其中有16郡在四川境內,而16郡中大部分是在成都平原。兩晉時期,因為戰亂,成都平原迎來了第一次移民高潮,北方人口大量南遷。

由於為適應政治形勢的需要,隋朝不斷調整四川的政區建置,對舊有的郡、縣進行大量的省並,四川(包括重慶地區)共設24郡,174縣,成都仍為蜀郡治。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成都平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天府之國 (成語典故)

成都為什麼叫天府之國,天府又是什麼意思?

天府:釋義天子的府庫,比喻某地物產豐饒。

成都是天府之國的原因:

都江堰水利工程建好後,成都平原風調雨順,糧食產量大增。成都因此就取代了關中“天府之國”的桂冠,而獲得了“天府之國”的專利權。

擴展資料:

自古以來四川就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優越的地理條件和經濟條件,使四川成為中國經濟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

據考古證明,舊石器時期今四川境內就有人類活動,在距今4000~5000年時期,成都平原地區是長江上游區域文化的起源中心。

戰國時期第二任蜀郡太守李冰修建都江堰為成都平原的農業生產作出了重大的貢獻。隨後三國時的孔明獎勵農耕、發展生產、興修水利等等這對成都平原的農業是一次重大的推進。境內達到了“道不拾遺,夜不閉户”的昇平現象,使天府之國的名聲得以傳播。

到唐朝成都鼎盛時期李白的一首詩《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使得成都“天府之國”的地位得以鞏固。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將“秦”與“蜀”比較而對蜀地地位加以確立的詩句。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天府之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天府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網-四川省歷史沿革

方誌四川傳統文化四川盆地為何被稱為“天府之國?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微信公眾號

“天府之國”由來

“天府”一詞,今存文獻最早見於《戰國策秦策一》:“大王之國,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變,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秦末漢初,張良在論證定都關中時説:“關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史記留侯世家》)。當時的“天府”,用來形容京城咸陽(西周、秦、漢、唐等中國歷史上的輝煌時代,皆建都於咸陽)所在的“關中盆地”,以稱讚當地的富饒,並非指今天的四川盆地。

公元前316年秦滅巴蜀後,以“四川盆地”為特區——尤其是“盆底”位置的成都平原,是秦國富國強兵的第一後方基地,秦國依靠此基地滅齊伐楚,統一天下,建立秦朝。公元前202年西漢立國後,繼續秦朝開發巴蜀戰略。巴蜀大地農業、工業(絲織、冶鐵)、商貿、人文皆繁富興盛,富甲一方。

秦漢時期,巴蜀地區不僅產生了全國首屈一指的卓王孫、程鄭氏、巴寡婦清等工商鉅子,培養出司馬相如、王褒、揚雄等一批文化巨人,還產生了嚴君平、落下閎等數術家,更有李冰都江堰這樣的世界級工程師與偉大工程。

東漢(先後定都洛陽、許昌)初年,班固在《兩都賦》中借長安(西漢首都)父老的口稱説,長安的富饒號稱“近蜀”。——以接近巴蜀之富作比喻形容長安,可見西漢時成都平原已是全國首富區域。

“天府之土”一語,文獻中首次出現於漢末諸葛亮《草蘆對》(也稱《隆中對》)一文。文章説:“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漢代的益州包括今四川盆地和漢中盆地。

東晉著名史學家常璩(約291—361)在所著《華陽國志》中稱:“蜀沃野千里,號稱‘陸海’,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故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後世雅稱“天府之土”為天府之國,“天府之國”四川盆地這一方水土不僅養人,更潤國,正是這一沃土提供了天下英雄為之競折腰的條件基礎。

“天府之國”在歷代文人學者筆下逐漸成了四川盆地的代名詞,後來還進入中學教科書,成為家喻户曉的一條地理常識。

李白對“天府之國”的讚美

李白(701—762),四川江油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李白雖一生飄零,但他對巴蜀大地始終包含深情。唐玄宗開元八年、九年、十年(720、721、722),李白20歲左右連續3年到成都遊覽。這期間,他在成都寫就《登錦城散花樓》:

日照錦城頭,朝光散花樓。

金窗夾繡户,珠箔懸銀鈎。

飛梯綠雲中,極目散我憂。

暮雨向三峽,春江繞雙流。

今來一登望,如上九天遊。

此詩通過對登樓所見景物的描繪,抒發了登樓的愉悦之情。全詩以時間為主軸展開描述,從朝光到暮雨,並且向四周擴散,東到長江三峽,南至雙流縣城,形象鮮明,意境飄逸。

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25歲,因打抱不平,手刃惡人,不得不“仗劍去國,辭親遠遊。”在走出長江三峽時,李白深情地寫下《自巴東舟行經瞿唐峽登巫山最高峯晚還題壁》,詩中拳拳與故鄉告別:

江行幾千裏,海月十五圓。

始經瞿唐峽,遂步巫山巔。

巫山高不窮,巴國盡所歷。

日邊攀垂蘿,霞外倚穹石。

飛步凌絕頂,極目無纖煙。

卻顧失丹壑,仰觀臨青天。

青天若可捫,銀漢去安在?

望雲知蒼梧,記水辨瀛海。

周遊孤光晚,歷覽幽意多。

積雪照空谷,悲風鳴森柯。

歸途行欲曛,佳趣尚未歇,

江寒早啼猿,鬆暝已吐月。

月色何悠悠,清猿響啾啾。

辭山不忍聽,揮策還孤舟。

此詩記敍登巫山的經過,藉助誇張手法和大膽想象渲染巫山之高峻宏偉。全詩洋溢欣喜之情,雖在後半部分略含悽寂之味,但恰恰表現了遊興未盡的遺憾與惋惜,並沒有什麼感傷情味。

唐肅宗至德二載(至德期間稱“年”為“載”,公元757年),李白57歲,因受唐玄宗第16子永王李?“反叛罪”牽連而被流貶夜郎。在此窘境中,聞説朝廷有定成都為南京之事,他不顧得罪之身,發表贊成南京成都之策,寫下《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歷述故鄉天府之國山青水秀空氣清新的生態之美,有如九天仙宮的城市之美,和諧而重情義的人民之美,悠久的歷史人文之美,稱讚這裏是建帝王都城的好地方。

上皇西巡南京歌

其一

胡塵輕拂建章台,聖主西巡蜀道來。

劍壁門高五千尺,石為樓閣九天開。

其二

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户千門入畫圖。

草樹雲山如錦繡,秦川得及此間無。

其三

華陽春樹號新豐,行入新都若舊宮。

柳色未饒秦地綠,花光不減上陽紅。

其四

誰道君王行路難,六龍西幸萬人歡。

地轉錦江成渭水,天回玉壘作長安。

其五

萬國同風共一時,錦江何謝曲江池。

石鏡更明天上月,後宮親得照蛾眉。

其六

濯錦清江萬里流,雲帆龍舸下揚州。

北地雖誇上林苑,南京還有散花樓。

其七

錦水東流繞錦城,星橋北掛象天星。

四海此中朝聖主,峨眉山下列仙庭。

其八

秦開蜀道置金牛,漢水元通星漢流。

天子一行遺聖蹟,錦城長作帝王州。

其九

水綠天青不起塵,風光和暖勝三秦。

萬國煙花隨玉輦,西來添作錦江春。

其十

劍閣重關蜀北門,上皇歸馬若雲屯。

少帝長安開紫極,雙懸日月照乾坤。

在李白眾多詩歌中,《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集中描繪了他眼中的成都。其中成都的自然景觀、人文地理、風物無所不包,李白甚至得出結論:秦川得及此間無。

《上皇西巡南京歌》(其二):“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户千門入畫圖。草樹雲山如錦繡,秦川得及此間無。”在李白眼中,成都的居住環境是怡人的,就如同九霄雲一般,是一座似神仙居住的樂土。千家萬户熱鬧非凡的繁榮景象像一幅圖畫,成都翠草綠樹白雲青山紅崖如同蜀絲錦繡,長安所在的秦川,哪裏趕得上這裏好?

上世紀90年代,成都市建委、成都市園林局等部門在塔子山公園規劃建設一座塔,在塔即將建成時,成都市園林局及塔子山公園管理方召集各界專家學者召開定名研討會,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馬識途、著名畫家趙藴玉、國家級建築大師徐尚志等20餘人出席會議併發言。與會專家學者提出迎暉樓、散花樓、九天樓等名字。成都市園林局及塔子山公園管理方將幾種意見彙集上報成都市人民政府,不久即以九天樓定名。今天,成都塔子山公園九天樓正前方平台的石壁上,鐫刻有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其二)一詩。

杜甫對“天府之國”的讚美

杜甫(712—770),湖北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聖”,與李白合稱“李杜”。杜甫生命中最後十年,漂泊長安、洛陽、成都、夔州。

杜甫49歲那年臘月卅進入成都,寫下居住成都期間第一首詩《成都府》。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

我行山川異,忽在天一方。

但逢新人民,未卜見故鄉。

大江東流去,遊子日月長。

曾城填華屋,季冬樹木蒼。

喧然名都會,吹簫間笙簧。

信美無與適,側身望川樑。

鳥雀夜各歸,中原杳茫茫。

初月出不高,眾星尚爭光。

自古有羈旅,我何苦哀傷。

杜甫舉家遠徙,歷盡艱辛,為的是尋找一塊棲身之地,如今來到富庶繁華的成都,“我行山川異,忽在天一方”,眼前展開一個新天地,給了他新的生活希望,欣慰之感溢於言表。“但逢新人民,未卜見故鄉”,快慰之情剛生,馬上又想到了夢魂縈繞的故鄉,何時再見,未可預卜,但見大江東去,他自己只能做長年飄泊的遊子了。下面接寫成都的繁華、氣候的温和,又轉悲為喜。但成都雖美,終非故土,鳥雀天黑猶各自歸巢,而茫茫中原,關山阻隔,他不知道自己何日才能回去。詩人又陷入了痛苦之中。當時中原州郡尚陷於安史叛軍之手,一句“中原杳茫茫”,包含着數不清的憂國傷時之情。詩人遙望星空,愁思悵惘,最後以自寬之詞作結。

在杜甫眼中,天府是新天地、新人民、新城市、新山水、新人文、新歷史。“六新”的天府之國給杜甫的印象——從自然環境到人文氣象,從人民習俗到獨特的古蜀歷史,皆為詩聖之“前年未見”。

杜甫在四川盆地這一天府之國東南西北區域居住近10年,寫詩近千首,佔今存杜詩1555首中的70%。天府之國以其獨特的自然環境和深厚的人文底藴,滋養、培育着杜甫,正是天府之國為杜甫登上中國詩史頂峯提供了“登聖天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