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為什麼分東漢西漢

漢朝分東漢西漢是因為漢朝中間存在一段長達15年的政權更替時期,東漢末期,被王莽篡位,奪取政權,後又被漢室王族劉秀重新奪回政權。後代歷史學者為了區分新王朝以前的漢朝和劉秀建立的漢朝,將其分別命名為西漢與東漢,加以區分。

漢朝為什麼分東漢西漢

東漢簡介

東漢(25年—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繼西漢之後又一個大一統的中原王朝,傳八世共十四帝,享國一百九十五年,與西漢統稱兩漢。

新朝末年爆發綠林赤眉起義,西漢宗室劉秀趁勢而起。公元25年,劉秀稱帝於鄗城,後定都於雒陽,延續“漢”的國號,史稱東漢。東漢時,三公權力被大幅削弱,尚書枱權力得到提升。漢明帝、漢章帝在位期間,東漢王朝進入鼎盛時期,史稱明章之治。 漢章帝后期,外戚日益跋扈。漢和帝繼位以後,掃滅外戚,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史稱之為永元之隆。

漢朝為什麼分東漢西漢 第2張

西漢簡介

西漢(又稱前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劉邦擊敗項羽之後建立的大一統王朝。

西漢上承秦朝,共歷12帝,享國210年,與東漢統稱為漢朝。經過漢初文景之治,西漢在漢武帝時期對內加強中央集權,對外開拓疆域,奠定漢武盛世局面。自漢元帝后,西漢皇權旁落、外戚與宦官勢力興起,開始走向衰敗。公元8年,外戚出身的王莽廢西漢末帝,西漢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