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不知肉味原為孔子用來形容什麼的

是形容專心一意,全神貫注,別的事都不放在心上。現在用來形容清貧,指三個月沒有吃過肉。出自於《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三月不知肉味原為孔子用來形容什麼的

三月不知肉味是指在三個月內,吃肉都不知味道。孔子在齊國聽到了《韶》樂,有很長時間嘗不出肉的滋味,他説,“想不到《韶》樂的美達到了這樣迷人的地步。”後人常用“盡善盡美”和“三月不知肉味”來評論孔子向萇弘請教和痴迷於韶樂的這段佳話。

三月不知肉味原為孔子用來形容什麼的 第2張

孔子在晚年時對《詩經》作過音律修正,這也是孔子在音樂上的一大貢獻。孔子對音樂的感悟、理解能力非常高,當年他在齊國聽到了韶樂,馬上如痴如醉。韶樂的主旨,是歌頌虞舜的功德,音樂古樸平和、悠揚悦耳,後來孔子評價韶樂,“盡美矣,又盡善也”。三月不知肉味,對一般人而言,可能有些誇張,但沉浸在藝術之中,得到心靈和道德的昇華,讓人短暫的忘記了慾望,忘記了感官的刺激,卻是經常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