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殘損的手掌賞析

是:1942年,詩人戴望舒因為在報紙上編髮宣傳抗戰的詩歌,被日本憲兵逮捕。在獄中,他受盡折磨,但始終沒有屈服。《我用殘損的手掌》就作於那個時候。

這首詩,是詩人在侵略者的鐵窗下獻給祖國母親的歌。nbsp;

“我用殘損的手掌/摸索這廣大的土地”,在敵人的黑牢裏,詩人由“殘損的手掌”展開想像,讓它去摸索心目中的祖國地圖。“廣大的土地”象徵祖國,“殘損的手掌”既是寫實,又表明了詩人堅貞不屈的意志。

nbsp;“這一角已變成灰燼,/那一角只是血和泥”,“灰燼”“血”“泥”是對淪陷區淒涼景象的概括。侵略者的燒殺搶掠,使大地上處處廢墟,人民流離失所。詩人的手掌是殘損的,祖國的土地也支離破碎,詩人與祖國有着共同的命運。nbsp;

“這一片湖該是我的家鄉……我觸到荇藻和水的微涼”,“手掌”將詩人引到了他的“家鄉”,這裏的景色曾是那麼美麗迷人。

我用殘損的手掌賞析

作者寫到了家鄉的春天,繁花、嫩柳、荇藻、水,調動了視覺、嗅覺、觸覺,如同身臨其境地回到了家鄉。充溢在字裏行間濃濃的思鄉之情,與作者身陷囹圄的現實形成強烈對比。nbsp;

“這長白山的雪峯冷到徹骨……盡那邊,我蘸着南海沒有漁船的苦水”,“手掌”由北向南,撫過大片國土。長白山、黃河、江南、嶺南、南海,每到一處,作者都突出了該地區的特徵性事物,並調動多種感覺器官去感受它們的特點:雪峯、水夾泥沙、新生的禾草、蓬蒿、荔枝花、苦水。在感情色彩上,這幾行詩是憂鬱的,冷色調的,表達了詩人對苦難中的祖國無法言説的感情。nbsp;

“無形的手掌掠過無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陰暗”,詩人的思緒在祖國大地上馳騁,所到之處,留下的都是國土被侵略者踐踏的印象。 “只有那遼遠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堅固而蓬勃生春”,“手掌”終於摸到了“一角依然完整”的土地,那裏是沒有被踐踏的解放區。從這裏開始,詩人的情緒不再低沉,變得明朗、積極。他沒有親身經歷過解放區的生活,但感情上無比嚮往。這是他對解放區的抒情性描述。

我用殘損的手掌賞析 第2張
nbsp;

“在那上面,我用殘損的手掌輕撫,/像戀人的柔發,嬰孩手中乳”,這是詩中第二次出現“我用殘損的手掌”字樣,是強調。因愛國而受到敵人迫害的“我”,在這塊温暖明朗的土地上找到了安慰。“戀人的柔發”“嬰孩手中乳”,這兩個意象用得恰如其分,喚起了人的生命中最親切的感動。nbsp;

“我把全部的力量運在手掌/貼在上面,寄與愛和一切希望”,直抒胸臆,堅信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鬥爭必勝,解放區是民族復興的希望所在。

nbsp;“因為只有那裏是太陽,是春,/將驅逐陰暗,帶來蘇生”,以“太陽”和“春”喻解放區,本體和喻體的共同特點是能給中國的大地帶來光明和甦醒。

我用殘損的手掌賞析 第3張

nbsp;“因為只有那裏我們不像牲口一樣活,/螻蟻一樣死……那裏,永恆的中國”,詩在高亢的調子中結束,作者道出了對解放區的真摯情感,對祖國未來寄予了熱切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