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父是誰?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因癌症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據其生前遺願,葬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

中國國父是誰?

國父是對更朝換代先驅者,新政權推翻前政權當政的領導人稱謂。也稱為國家之父、祖國之父、建國之父、國民之父、民族之父、獨立之父、未來之父,是給予當前國家政權奠基者的稱謂,國父指對於國家政權締造有特殊貢獻之人。中宣部《關於正確使用涉台宣傳用語的通知》中,涉及到“國父紀念館”,一律改為:台北中山紀念館。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的革命主張1904年(光緒三十年)11月,孫中山重抵檀香山。

起草了《興中會章程》,強調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所造成的民族危機的嚴重性,規定以“振興中華”作為立會的主要宗旨。他還起草入會的祕密誓詞,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的革命主張。這是中國第一個以建立新制度為目標的民主革命綱領。

興中會成立後又在夏威夷一些地方建立分會,會員增至百餘人。在孫中山的領導下,興中會曾組織會員進行軍事訓練,向愛國僑胞募集資金,以為反清武裝起義作準備。孫中山制定三民主義學説作為指導思想,旨在建立一個民有、民治、民享的共和國,建立一個自由、平等、博愛的和諧社會,他宣誓要以“博愛”、“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為己任,實現中國和世界文明共享,共同進步,建立一個天下為公的大同世界,造就和諧安康幸福的人類社會。

孫中山畢生堅持“三民主義”,堅持民族、民主救中國和三民主義救中國的信念與理想。辛亥革命以“民族”、“民權”、“民生”為核心的“三民主義”理念。倡導“權能區分”——“人民有權,政府有能”;推行“萬能政府”——“廣興福利,大有為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