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陵公園是誰的墓

清太宗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北陵公園也稱清昭陵,位於瀋陽市區北部,北陵公園是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太宗皇太極與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

北陵公園在清初的“關外三陵”(福陵、昭陵、永陵)中,昭陵是規模最大、氣勢最宏偉的一座,這裏古鬆參天、樓殿威嚴,處處透着皇陵的氣勢,你還能在這些建築中看到明朝皇陵和滿族建築特點的融合。

北陵公園是誰的墓

清太宗文皇帝愛新覺羅·皇太極(1592年11月28日申時-1643年9月21日亥時),滿族,又譯黃台吉、洪太主、紅歹是。他是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第八子,努爾哈赤去世後,皇太極受推舉襲承汗位。公元1636年,皇太極被漠南蒙古部落奉為“博格達·徹辰汗”,又稱天聰汗,同年改女真族名為滿洲,在瀋陽稱帝,建國號大清。皇太極前後在位17年。

在位期間,發展生產,增強兵力,不斷對明朝作戰,為下階段清王朝迅速擴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廟號太宗,諡號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温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清太宗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1599年5月31日-1649年5月28日),名額爾德尼琪琪格。

蒙古科爾沁貝勒莽古斯之女,孝莊文皇后和敏惠恭和元妃的姑姑。昭陵始建於清崇德八年至順治八年基本建成,後歷經多次改建和增修。陵寢建築的平面佈局遵循“前朝後寢”的陵寢原則自南向北由前、中、後三個部分組成,其主體建築都建在中軸線上,兩側對稱排列,系仿自明朝皇陵而又具有滿族陵寢的特點。

昭陵全陵佔地18萬平方米,共分三大部分。由南至北依次為:前部,從下馬碑到正紅門,包括華表、石獅、石牌坊、更衣廳、宰牲廳;瀋陽北陵公園自然風光(20)中部,從正紅門到方城,包括華表、石象生、碑樓和祭祀用房;後部,是方城、月牙城和寶城,這是陵寢的主體。陵寢遵循“前朝後寢”的佈局,自南向北由前、中、後三個部分組成。

從下馬碑到正紅門為前部,正紅門到方城為中部,神道兩側有石獸、華表對稱排列,中間有為頌揚墓主而建的碑亭,豎有“昭陵神功聖德碑”。後部是方城和寶城,是陵寢的主體。方城好似一座城中城,有主殿和多座配殿,隆恩殿是其主體建築,它以雕刻精美的花崗巖台階為底座、金光閃閃的黃琉璃瓦為屋頂,很是華麗。隆恩殿之後是寶頂(一座大土丘),底下是地宮,安置着墓主夫婦的棺槨和陪葬品,但地宮目前為止並未被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