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名字的來歷介紹

大熊貓名字的來歷

大熊貓名字的來歷介紹

大熊貓的近代名稱最初定名本叫貓熊或大貓熊,意思是它的臉型似貓那樣圓胖,但整個體型又像熊,有的甚至把它隸屬於熊科。由於在20世紀50年代前,中文的書寫方式是直書,認讀是自右到左,而改為橫書後則從左到右,當1939年四川北碚博物館展出時説明標題用橫書,名貓熊,而當時參觀者習慣了直書自右到左的認讀,誤認為熊貓。

自此,首先在主產它的故鄉(四川),長此以往向傳訛誤,久之也就習以為常的把貓熊更名為熊貓了。以後,它通用的中文名叫大熊貓,也就被人們所公認。它的地方名,在它的故鄉里多叫白熊、或白老熊,也有叫花熊的;在岷山藏族地區叫蕩或杜洞尕(gǎ),平武白馬達布人則叫洞尕;涼山彝族叫峨曲。所有這些地方名,雖稱呼不同,而其含義與古籍中叫的貔貅或貘,無非都是説明它的體色白,或黑白,或體型似熊。

大熊貓的別名還有華熊、竹熊、銀狗和大浣熊等。銀狗,這是因為小熊貓的地方名和商品名叫金狗,相對應的熊貓體色白而叫它銀狗。竹熊則以它主要食性為竹子而似熊命其名。華熊説明它是中華民族所特產的珍奇異獸。

西方世界認識它後,最初將它翻譯成“大貓熊”或“貓熊”,但又一傳説,在20世紀報上初次發表新聞時,偶然被顛倒成“熊貓”,未料到竟成為通用的名稱了。若沿着這些名稱為線索,可以追溯出許多充滿神奇的記載。



熊貓名字的來歷是什麼

“大熊貓”名字的由來:

大熊貓的近代名稱,最初定名本叫貓熊或大貓熊,意思是它的臉型似貓那樣圓胖,但整個體型又像熊,有的甚至把它隸屬於熊科。

由於在20世紀50年代前,中文的書寫方式是直書,認讀是自右到左,而改為橫書後則從左到右,當1939年四川北碚博物館展出時説明標題用橫書,名貓熊。

而當時參觀者習慣了直書自右到左的認讀,誤認為熊貓。自此,首先在主產它的故鄉(四川),長此以往向傳訛誤,久之也就習以為常的把貓熊更名為熊貓了。

“大熊貓”名字的由來?

大熊貓的祖先是始熊貓。

它是一種由擬熊類演變而成的以食肉為主的最早的熊貓。始熊貓的主支則在中國的中部和南部繼續演化。其中一種在距今約3萬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現,體形比熊貓小,從牙齒推斷它已進化成為兼食竹類的雜食獸,卵生熊類,此後這一主支向亞熱帶擴展。

在這一過程中,大熊貓適應了亞熱帶竹林生活,體型逐漸增大依賴竹子為生。在距今5-7萬年的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貓的鼎盛時期。化石顯示,大熊貓祖先出現在2-3百萬年前的洪積紀早期。距今幾十萬年前是大熊貓的極盛時期,它屬於劍齒象古生物羣,大熊貓的棲息地曾覆蓋了中國東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區,北達北京,南至緬甸南部和越南北部。

國寶大熊貓名字的來歷?

大熊貓的祖先是始熊貓(Ailuaractos lufengensis),大熊貓的學名其實叫“貓熊”,意即“像貓一樣的熊”,也就是“本質類似於熊,而外貌相似於貓。”嚴格地説,“熊貓”是錯誤的名詞。這一“錯案”是這麼造成的:解放前,四川重慶北碚博物館曾經展出貓熊標本,説明牌上自左往右橫寫着“貓熊”兩字。可是,當時報刊的橫標題習慣於自右向左認讀,於是記者們便在報道中把“貓熊”誤寫為“熊貓”。“熊貓”一詞經媒體廣為傳播,説慣了,也就很難糾正。於是,人們只得將錯就錯,稱“貓熊”為“熊貓”。 其實,科學家定名大熊貓為“貓熊”,是因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屬於食肉目。

大熊貓名字由來

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樣子萌萌的很可愛,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歡,一開始大熊貓並不叫做熊貓,而叫做貓熊,究竟大熊貓的名字由來是怎樣的呢?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吧。

簡要回答

1939年四川北碚博物館展出時説明標題用橫書,名貓熊,而當時參觀者習慣了直書自右到左的認讀,誤讀為熊貓。時間長了也就習以為常的把貓熊更名為熊貓。

詳細內容

西方世界認識它後,最初將它翻譯成“大貓熊”或“貓熊”,但又一傳説,在20世紀報上初次發表新聞時,偶然被顛倒成“熊貓”,未料到竟成為通用的名稱了。

大熊貓的別名還有華熊、竹熊、銀狗和大浣熊等。大熊貓叫銀狗,是因為小熊貓的地方名和商品名叫金狗,相對應的大熊貓體色白而叫它銀狗。竹熊則以它主要食性為竹子而似熊命其名。華熊説明它是中華民族所特產的珍奇異獸。

大熊貓屬於食肉目、熊科、大熊貓亞科和大熊貓屬唯一的哺乳動物,頭軀長1.2-1.8米,尾長10-12釐米。體重80-120千克,最重可達180千克,體色為黑白兩色,它有着圓圓的臉頰,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標誌性的內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鋒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

大熊貓是熊科動物,但是和熊還一樣。因為它屬於獨立的屬,所以不能把大熊貓歸屬於熊。至於貓更不可能了,因為貓屬於貓科動物,與熊科一點關係也沒有。

中國人對熊貓的認識由來已久,早在文字產生初期就記載了熊貓的各種稱謂。《書經》稱貔,《毛詩》稱白羆,《峨眉山志》稱貔貅,《獸經》稱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稱貘,等等。

熊貓為什麼稱為熊貓 熊貓名字的來源

1、大熊貓的學名實為“貓熊”,在一次動物標本展覽上,貓熊一詞以右到左的方式書寫,但人們習慣從左到右的讀法,所以“貓熊”被大家誤讀成熊貓,因此得名。

2、1869年,法國天主教傳教士阿爾芒·戴維德認識了熊貓後,給“熊貓”定名為“黑白熊”,歸屬於熊科。

3、兩年後,動物學家進一步考查,研究它屬於貓熊科,進一步定名為“貓熊”,意即“像貓一樣的熊”,也就是“本質類似於熊,而外貌相似於貓。”

4、1940年,重慶北碚博物館展舉辦了一次動物標本展覽。由於古人的書寫習慣為從右到左,所以當時貓熊一詞是以右到左的方式書寫。但當時很多中文使用者已經開始習慣從左到右的中文讀法,所以“貓熊”字樣被大家誤讀成熊貓。

5、“熊貓”一詞經媒體廣為傳播,説慣了,也就很難糾正。於是,人們只得將錯就錯,稱“貓熊”為“熊貓”。 其實,科學家定名大熊貓為“貓熊”,是因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屬於食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