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桂魚由來

臭桂魚由來

臭桂魚的典故早年徽商遠行,沿途放排,打魚為食,存的桂魚時間久了,易生異味,便以鹽抹之,翻來覆去,千里之外魚仍未變色,形正而味濃,滾油爆炒,異香(應該説是臭)撲鼻,成矣。後人將勞動者的智慧發揚光大,把臭魚的醃法進行了提煉形成套路,先用上好的精鹽浸水,將桂魚浸漬六天,比例要正好,否則味道就偏了。製作精良的臭桂魚出缸後,魚鰓仍是紅色,鱗不脱,質未變,只是表皮散發出一種似臭非臭的特殊氣味,但是洗淨後經熱油稍煎,細火烹調,非但無異味,反而鮮香無比,是為上等佳餚,此菜已成徽菜樣板,有説道是,沒吃臭桂魚,等於沒吃徽菜。

1、臭桂魚的介紹臭桂魚,又名臭鱖魚,是傳統名菜,徽州菜的代表之一,源於安徽省徽州地區(徽州即現黃山市一帶),流行於徽州地區。

2、初次見到的人不敢下筷,因為鱖魚發出的似臭非臭的氣味,叫人有點擔心。

3、其實,你一點不用擔心,這決不是菜變味而發出的異 味,這是這道菜獨有的風味,當你吃一口後,你會驚訝地發現它的味道是那樣的鮮美,這就是徽州的名菜臭鱖魚。

4、臭桂魚的故事相傳在200多年前,沿江一帶的魚販每年入冬時將長江名貴水產——鱖魚用木桶裝運至徽州山區出售(當時有“桶魚”之稱),途中為防止鮮魚變質,採用一層魚灑一層淡鹽水的辦法,經常上下翻動。

5、如此七八天抵達屯溪等地時,魚鰓仍是紅色,鱗不脱,質未變,只是表皮散發出一種似臭非臭的特殊氣味,但是洗淨後經熱油稍煎,細火烹調後,非但無臭味,反而鮮香無比,成為膾炙人口的佳餚延續下來,至今盛譽不衰。

6、如今烹製此菜不再使用桶魚。

7、而是用新鮮的徽州自產桃花鱖(每年桃花盛開、春訊發水之時,此魚長得最為肥嫩)用鹽或濃鮮的肉滷醃製,再用傳統的烹調方法燒製,故又稱“醃鮮鱖”。

8、這是一道徽州名菜,初次見到的人不敢下筷,因為鱖魚發出的似臭 非臭的氣味,叫人有點擔心。

9、其實,你一點不用擔心,這決不是菜變味而發出的異 味,這是這道菜獨有的風味,當你吃一口後,你會驚訝地發現它的味道是那樣的鮮 美,這就是徽州的名菜臭鱖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