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有什麼風俗

畲族忌吃狗肉、蛇肉、貓肉,更不能用筷子打貓,小孩忌吃鱔、鰻,到別人家做客吃點心時,不能將點心吃光,應有所剩餘。畲族同姓不能結婚,以前是本民族內部的盤、藍、雷、鍾四姓中自相婚配,現在畲族青年男女基本上都是自由戀愛,婚姻自主。

畲族有什麼風俗

畲族的特色 民俗風情

1、服裝:

畲族婦女的傳統服飾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衣尚青、藍色,多着自織的苧麻布,衣右襟和袖口鑲花邊,色彩斑斕絢麗。服裝款式有福鼎式、霞浦式、福安式、羅連式和麗水式之分。

福鼎式通常稱福寧東路裝,上衣分大領和小領。多用水紅、水綠做底色,加繡花紋。霞浦式又稱福寧西路裝,流行於霞浦縣西、南、中部和東部畲村以及福安東部地區。

2、體育活動:

畲族人民酷愛體育活動,“打尺寸”、“盤柴槌”、“節日登山”、 “騎海馬”和“竹林競技”等,都是畲族民間流傳十分有趣、別具一格的體育運動形式。畲族人民練拳習武之風十分盛行,經過千百年來的傳承,已形成了獨具一格的民間武術。

3、節日:

畲族的節日大多與漢族大致相同,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冬至等,其中以春節、端午最為隆重。畲族也有本民族傳統的節日,典型的有會親節、烏飯節、分龍節、元帥節等。

4、婚姻:

畲族普遍實行一夫一妻制。一般同姓不婚,通婚多在本民族內部的盤、藍、雷、鍾四姓中進行。

過去,畲族婚姻一般是不要聘金的,女兒出嫁,十分簡樸,嫁奩除一般禮物外,還有農具、斗笠、蓑衣等,稍為富裕者,也有以耕牛作陪嫁的。新中國成立前,由於存在着民族壓迫和歧視,畲、漢族嚴禁通婚,成為畲族內部的一條族規。

畲族人有什麼風俗習慣?

一、習俗

1、婚姻

在畲族社會裏,無兒的家庭多行招贅,不少有兒子的家庭也讓兒子去入贅,而讓女兒留“招兒子”(即招女婿)。一般入贅者的子女要隨母姓,也有生有二子分別隨父母姓的。

若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就得“做兩頭家”,即新婚頭幾年兩邊的家都要照顧,居無定處。這樣維持幾年之後,才確定在夫妻兩家中經濟條件較好的一方家落户。

2、喪葬

畲族喪葬形式是土葬,保留有拾骨重葬習俗。畲人的喪葬習俗,從傳統與史料來看,早期的葬習為懸棺葬和火葬。

在畲族中廣為流傳的《盤瓠王歌》中就載有畲人祖先盤瓠“半年是清閒,日日擎弓去射箭”,“石壁巖前山羊打,被羊抵落石壁前”乃“跌落石壁前,身屍掛在樹尾上,老鴉來叫引路線”,“一陣龍風來發起,吹斷樹尾擱不牢,大大小小跑地拜,句句哭公是不該”的傳説。

因“高巖石壁崎又嶇”所以無法取得祖先屍身,只好“任得樹梢安祖墳”,後世畲人為懷念先祖於是便懸棺而葬了。三國時,吳沈瑩在《臨海水土誌》中有“人懸棺”的記載。“人”即歷史上的“南蠻”,它是畲族等南方民族的先人。由此可見,畲人懸棺而葬的習俗由來已久。

二、節日

1、分龍節

分龍節是流傳於南北各地的民間節日。此際多雨,傳説是龍分開到各地去行雨的日子。除了漢族,它也是毛南族、畲族的傳統節日。

有趣的是,這個節日的內容與日期都不太統一。地區不同節日內容也有所不同,人們或祈雨、或儺舞、或唱戲拜龍王、或龍舟賽、或演習防火,但是,都與雨水有關。

2、祭祖日

祭祖日,畲家很重視傳統節日,重視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為祭祖日,信奉鬼神。在節日期間除酒肉必不可少外,每個節日吃什麼都有一定的傳統習慣。但不論過什麼節日都要做餈粑。成年人過生日除殺雞、宰鴨外,也要做餈粑。

3、二月二

又稱會親節,是畲族僅次於春節的傳統節日。主要流行於閩東的福鼎、福安等縣。所謂“會親”,係指原由福鼎雙華、福安阪中分爐至浙南、閩東各地的畲族於每年農曆二月八年級回祖地相聚,舉行會親活動。

福建雙華“會親節”規模最大,遐邇聞名。節日這一天。畲家門前都升起白底紅邊的三角形族旗和頗似古時“華蓋”的圓傘,從雙華分支出去的各地族人都盛裝打扮回到祖地會親。人羣熙熙攘攘,歌聲笑聲不絕於耳,寧靜的山村頓時成歡樂的海洋。

特別是夕陽西下,夜幕降臨,松明火照耀得如同白晝,增添了節日的熱烈氣氛,歌會進入了高潮,人們引吭高歌,嘹亮的歌聲在山野迴盪,越唱興致越濃,通宵達旦,熱鬧非凡。

4、三月三

又稱“烏飯節”,是畲族人民紀念本民族英雄同反動統治階級鬥爭取得勝利的節日。相傳:在唐高宗總章年間,畲族英雄恨興領導義軍反抗唐王朝,被官軍圍困在大山裏,糧斷援絕,處境十分艱難。

眼看有全軍覆滅的危險,時值隆冬季節,天寒地凍,山裏各種植物都已脱葉落果,唯有一種叫烏稔的野生植物,枝條上還掛有串串的甜果。畲軍採集回營,雷萬興之香甜可口,便傳令全軍四出採集,軍糧解決了,雷萬興便於三月九年級日殺出重圍,取得了反圍剿的勝利。

擴展資料

畲族起源

畲族族源歧見很多,但概括起來有外來説和土著説兩種。外來説者認為畲族源於漢晉時代的“長沙武陵蠻”。持這種觀點的主要論據是“武陵蠻”和畲族有共同的盤瓠圖騰信奉。土著説者認為畲族源於周代的“閩”人。

“閩”是福建的土著,福建最早的主人,其遺裔就是今天的畲族。“閩”、“畲”之間存在着一定的淵源關係。此説的主要論據是“閩”、“畲”之間有着密切的內涵聯繫,即“閩”——“蠻”——“僚”——“畲”一脈相承。

此外,還有人認為畲族源於古代河南“夷”人的一支,是屬於高辛氏近親的一支氏族部落。有的認為畲族源於河南,其祖先是“龍麒”,等等。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畲族

畲族人有什麼風俗習慣

畲族的主要習俗和節日有:

習俗:

婚姻習俗:無兒的家庭多行招贅,不少有兒子的家庭也讓兒子去入贅,而讓女兒留“招兒子”(即招女婿)。一般入贅者的子女要隨母姓,也有生有二子分別隨父母姓的。若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就得“做兩頭家”,即新婚頭幾年兩邊的家都要照顧,居無定處。這樣維持幾年之後,才確定在夫妻兩家中經濟條件較好的一方家落户。

喪葬習俗:畲族喪葬形式是土葬,保留有拾骨重葬習俗。

節日:畲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農曆四月的分龍節、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等。另外,每年農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