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翻譯

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翻譯

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的意思是:我也後悔跟他出來,而未能極盡遊洞的樂趣。

該句出自宋代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

原文選段: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裏,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餘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餘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註釋:

側出:從旁邊湧出,記遊:指在洞壁上題詩文留念。

上:名詞活用作動詞,向上走。窈(yǎo)然:深遠幽暗的樣子。

問:探究,追究。深,形容詞活用作名詞,深度。則:副詞,用於判斷句表示肯定,相當於就”。窮:窮盡。

擁火:拿着火把。擁,持,拿。以:連詞,連接狀語與中心詞。

見:動詞活用作名詞,見到的景象。

怠:懈怠。且:副詞,將,將要。

蓋:表猜測的發語詞,大概。尚:還。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不能:不及,不到。

而:表遞進的連詞,並且,而且。

則:表假設的連詞,那麼。至:動詞活用作名詞,到達的人。加:更,更加。

方是時:正當這個時候。方:當,正在。是時:指決定從洞中退出的時候。

以:相當於而”,連詞,連接狀語與中心詞。明:形容詞或用作動詞,照明。

既:已經,……以後。其:助詞。

則:副詞,就,便,表示前後兩事緊密相承或時間相距很近。或:有人。咎(jiù):責怪。其:那,那些。

其:第一人稱代詞,指自己。而:連詞,表結果,以致,以至於。不得:不能,極:盡,這裏有盡情享受的意思,形容詞活用作動詞。夫:這,那,指示代詞。

譯文:

由此向下的那個山洞平坦而空闊,有一股山泉從旁邊湧出,在這裏遊覽、題記的人很多,這就叫做前洞”。經由山路向上五六裏,有個洞穴,一派幽深的樣子,進去便感到寒氣逼人,探究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歡遊險的人也未能走到盡頭——這是人們所説的後洞”。我與四個人打着火把走進去,進去越深,前進越困難,而所見到的景象也就更加奇妙。有個懈怠而想退出的夥伴説: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滅了。”於是,只好都跟他退出來。我們走進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歡遊險的人來,大概還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來此而題記的人已經很少了。洞內更深的地方,大概來到的遊人就更少了。當決定從洞內退出時,我的體力還足夠前進,火把還能夠繼續照明。我們出洞以後,就有人埋怨那主張退出的人,我也後悔跟他出來,而未能極盡遊洞的樂趣。

賞析:

本文不同於一般的遊記,不重山川風物的描繪,而重在因事説理,以説理為目的,記遊的內容只是説理的材料和依據。文章以記遊的內容為喻,生髮議論,因事説理,以小見大,準確而充分地闡述一種人生哲理,給人以思想上的啟發,使完美的表現形式與深刻的思想內容和諧統一。

文章前面記遊山,後面談道理,記敍和議論結合得緊密而自然,並且前後呼應,結構嚴謹,行文縝密。文中的記遊內容是議論的基礎,是議論的事實依據;議論是記遊內容在思想認識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記遊處處從後面的議論落筆,為議論作鋪墊;後面的議論又處處緊扣前面的記遊,賦予記遊內容以特定的思想意義。記敍和議論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相得益彰。

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翻譯是什麼?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也後悔跟他出來,而未能極盡遊洞的樂趣。

出處:宋·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選段:

方是時,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譯文:

當決定從洞內退出時,我的體力還足夠前進,火把還能夠繼續照明。我們出洞以後,就有人埋怨那主張退出的人,我也後悔跟他出來,而未能極盡遊洞的樂趣。

擴展資料:

本文是一篇遊記體的説理文,借遊山探洞為題,闡述自己對人生追求和治學之道的見解,認為人生應追求最高境界,而到達最高境界須自己有志向、有力量、有專一的精神和必備的客觀條件,強調治學應深思慎取,不可盲從。

先介紹褒禪山名稱的來歷和華山洞的位置,辨識稱“花山”為“華山”是音謬接着略述前洞、後洞概況,並詳敍遊覽後洞之經過,因隨同遊者中途出洞而未能深入探險覽奇,竟不能極盡遊玩之樂;由此議遊之所得。

文章因事明理,虛實並舉,疊層抽繹,富於哲理;敍遊事貫穿推論線索,發議論依託情事描述,翻轉自然,縝密嚴謹;語言凝練,文筆曲折,風格簡峻穩健,氣勢明暢。

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啥意思

意思是我也後悔自己隨着他們出來因而不能夠盡情享受遊玩的樂趣。

出自《遊褒禪山記》,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辭職回家的歸途中游覽了褒禪山後,以追憶形式寫下的一篇遊記。

四年後(1058年)他給宋仁宗上萬言書,主張改革政治。12年後(1070年)罷相。他不顧保守派反對,積極推行新法。提出“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觀點,這與本文的觀點也有相似的地方。

全文(節選)如下: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餘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譯文如下:

有個懈怠而想退出的夥伴説:“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滅了。”於是,只好都跟他退出來。我們走進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歡遊險的人來,大概還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來此而題記的人已經很少了。洞內更深的地方,大概來到的遊人就更少了。

當決定從洞內退出時,我的體力還足夠前進,火把還能夠繼續照明。我們出洞以後,就有人埋怨那主張退出的人,我也後悔跟他出來,而未能極盡遊洞的樂趣。

詞句註釋如下:

方是時:正當這個時候。方:當,正在。是時:指決定從洞中退出的時候。

以:相當於“而”,連詞,連接狀語與中心詞。明:形容詞或用作動詞,照明。

既:已經,……以後。其:助詞。

則:副詞,就,便,表示前後兩事緊密相承或時間相距很近。或:有人。咎(jiù):責怪。其:那,那些。

其:第一人稱代詞,指自己。而:連詞,表結果,以致,以至於。不得:不能,極:盡,這裏有盡情享受的意思,形容詞活用作動詞。夫:這,那,指示代詞。

於是:對於這種情況,因此。焉:句末語氣詞。

擴展資料:

從文章後面有“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字樣,據此可知這篇名文是作者在宋仁宗(趙禎)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寫的。當年4月,王安石從舒州(今安徽潛山縣)通判任上辭職,在回家探親途中游覽了褒禪山,同年7月以追記形式寫下此文。

作者敍述他和幾位同伴遊褒禪山所見到的景物,以及遊山經過,並以此為喻,説明要實現這大理想,在研究學問上要“深思而慎取”。我們知道,王安石是主張變法的,青年時他就有志於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推行富國強兵政策。

但他也認識到,改革不可能一帆風順,必將遇到重重阻礙,要成功,“志、力、物”缺一不可,但“物”與“力”不可強求,一個人要想為社會有所貢獻,我們能做的只有“盡吾志”。“盡吾志”思想正是王安石後來百折不撓實行變法的思想基礎,也是他文章應“有補於世”、“以適用為本”思想的具體體現。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遊褒禪山記

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文言文翻譯

意思:我們出洞以後,就有人埋怨那主張退出的人。

出處:《遊褒禪山記》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所作。

原文節選:方是時,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譯文:當決定從洞內退出時,我的體力還足夠前進,火把還能夠繼續照明。我們出洞以後,就有人埋怨那主張退出的人,我也後悔跟他出來,而未能極盡遊洞的樂趣。

擴展資料

這是一篇記述與議論相結合的散文,與一般遊記不同,獨具特色。全文按照記敍和議論的層次,可分五段。

從篇首至“蓋音謬也”。記述褒禪山命名的由來。文章開頭緊扣題目,開門見山地先説明褒禪山又叫華山之後,接着追述之所以命名為褒禪山,是因為唐朝有一個名叫慧褒的和尚,一開始住在華山之下,死後又葬在華山之下,所以叫做褒禪。

作者由遠及近,當追溯了褒禪山命名的由來之後,就把筆墨轉向眼前所見的慧空禪院上來。説明如今看到的慧空禪院,就是當年慧褒禪師居住的房舍和墳墓之所在。因為這畢竟是一篇遊記,所以當寫到慧空禪院之後,便以它為基點,重點突出地來記敍褒禪山的名勝華山洞。

“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這三句,説明華山洞的方位及其命名的由來。接着又寫距華山洞百餘步倒在路旁的石碑,以及碑文的情況。“其文漫滅”一句,從字面上來看,是説由於年代久遠,字跡已經模糊不清。

其實,也是為了突出其中尚可辨識的“花山”二字。之所以要突出“花山”二字,在於糾正今人把“花山”之“花”誤讀為“華實”之“華”的錯誤。之所以要糾正今人讀音的錯誤,又旨在為下文發表感想和議論設下張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