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起源和由來

中秋節的起源和由來,中秋節的起源和月亮密不可分,中秋節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習俗的遺痕。在傳統文化中,月亮和太陽一樣,這兩個交替出現的天體成了先民崇拜的對象。在二十四節氣“秋分”時節,是古老的“祭月節”,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秋分祭月”而來。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不過由於在歷史發展中曆法融合,使用陰曆,後來將“祭月節”由二十四節氣“秋分”調至夏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淵源。

中秋節的起源和由來

內容拓展:

中秋節源自於上古時代人們對天象的崇拜,在秋夕祭月的習俗,後來以月亮的團圓形狀來昭示人的團圓,在中秋節當天人們會祭月、賞月,還會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古時有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故稱“月夕”或“祭月節”。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

中秋節的起源和由來 第2張

中秋節月亮圓滿,家人團聚,出嫁的女兒回家團圓,因此又稱“團圓節”、“女兒節”。在廣府地區,中秋節俗稱“月光誕”。仲秋時節各種瓜果成熟上市,因稱“果子節”。侗族稱為“南瓜節”,仫佬族稱為“後生節”等。